守岛英雄王继才的事迹经媒体报道而广泛传播,感染了无数心灵,引发热烈的社会反响。习近平总书记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而我校58级校友徐六保正是和王继才一样,二十一年如一日,为国守岛,将全部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把爱国心、报国志,转化为坚守平凡岗位、书写不平凡人生华章的实际行动。
徐六保校友1958年考入我校无线电通信专业,1963年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应征入伍。他在1965年被安排到刚成立的“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下属的小嶝岛对台广播站当技术骨干,专门负责播音设备维护。从1965年到1986年,徐六保校友“忠于祖国、甘于寂寞、坚守岗位、勤奋工作”,将最美的年华留在了小嶝岛,从一名技术人员,成长为组长、广播站站长,这期间立过二等功。
小嶝岛是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半岛的一颗明珠,海风纯净,草木茂盛。它就像一位安睡的美人,头枕青山,足抵碧波,神态安详。然而,60年前的小嶝岛丝毫没有今日平静祥和的模样———它经历着硝烟战火的洗礼,是1958年炮战的最前方。就是这样一座小岛,见证了南京邮电大学校友徐六保21年的青春年华。
浪花抚平沙滩上的印记,阳光将草帽的颜色晒褪,但海风吹过的岁月不会轻易消散。今天,小嶝岛的海风或许和当年徐六保登岛时感受到的同样轻柔。
南邮求学路
1958年是南京邮电大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一年,学校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本科高校,定名“南京邮电学院”。这一年,徐六保考入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通信专业,成为南京邮电学院首届学生的一员。在校期间,他担任班长一职,不仅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而且竭尽全力为同学们服务。
谈到在校期间令自己印象最深的事,徐老说:“在我就读时,国家经历了自然灾害。那时,每月国家配给的口粮对于我们这些男孩子来说,有些不够。但是,饭量小的女同学们主动将自己吃不完的口粮分给我们。这样一均匀,大家都不会太饿了。如果没有国家、学校的培养以及同学的帮助,像我这样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是无法念完大学的。”班上的同学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老师们则辛勤付出、悉心教导,师生亲如一家人。正是在母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徐六保掌握了一生受用的通信知识,厚植了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母校求学经历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
1963年,徐六保南邮求学五年即将毕业,五年的刻苦读书和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让他有机会在广播电台得到不错的工作。恰好小嶝岛对台广播电台由于对台战备需要到南京邮电学院招募技术人才,徐六保听说后,觉得个人专业和战备需要十分对口,为了响应祖国的号召,他主动报名,希望成为一名驻守小嶝岛的战士。“前线缺人,那我就主动应征,一切根据党和国家的需要行动,主动前往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徐老严肃说道。毕业后,徐六保入伍从军。
小嶝坚守情
1965年10月,徐六保被安排到小嶝岛对台广播电台当技术骨干。海风初起,新人初至。回忆对小嶝岛的最初印象,徐老笑着说,“登岛前,我看到地平线下凹了一小块,登岛后,只看见一些低矮的房屋。”那时的小嶝岛,只有两个自然村,不到2000人口,虽然仅有0.67平方公里土地,却显得空旷。
到达小嶝岛后,徐六保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站岗、放哨、值班、维护设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起守岛的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徐六保依然坚守在小嶝岛对台广播电台。“小嶝岛离金门的直线距离不到两千米,退潮时,会感觉金门很近很近。”徐老淡然回忆起往事。“当时台湾当局会向我方喊话,喊话内容主要是许诺金钱和官位,让我方人员投靠过去。”事隔多年,徐老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那一幕,“我听到后非常生气,大骂了一声:‘要我叛变,怎么可能!’”谈到这里,语气严肃的徐老情绪激动得咳嗽起来,“不论何时,都要保持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
当时小嶝岛的工作环境非常艰苦,徐六保刚到小嶝岛时,大喇叭就是全站唯一的设备,岛上食物匮乏,没有药品,也基本没有可用于建造工事的材料,一切必需品都靠补给船从50公里以外的厦门运来,很不方便。小嶝岛官兵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需要自己开垦田地、种植蔬菜、饲养家畜。然而,每当遭遇大风天气,无法行船之时,岛上的官兵生活补给更加稀缺,一旦补给消耗殆尽,大家只能凭借意志干熬。“物资匮乏却凭坚定意志工作、生活”正是当年徐六保和小嶝岛广播台人的真实写照。
多年来,他曾多次去北京开会,往返都要路过江苏常州,却多次谢绝领导的照顾,没有回家……更让他揪心的是,妻子曾两次流产、三次生孩子,他都因为工作忙,没有回家,二女儿患肾炎、肺炎、哮喘等多种病,四年中就抢救了三次,家里来电催他回家,他依然选择做好工作二没有回家。
恶劣的气候环境、匮乏的物资补给和艰苦的工作条件没使徐六保退却。21年过去了,他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始终如一,从一名技术人员成长为组长、广播站站长,期间还立过二等功。1986年4月,徐六保被调到厦门胡里山对台广播总站当副站长,从正营级升为副团级。徐老说,“我能在艰苦的海岛待21年,就是因为愿意把一切献给祖国,提拔不提拔我根本不在意”。
海风吹过小嶝岛上的喇叭,吹过整整齐齐的菜畦,也吹过徐六保的青春岁月。时光渐渐在他的脸上留下痕迹,却没有改变他热爱祖国、甘于奉献的心。
箴言寄柚子
退休后的徐老热衷锻炼,酷爱登山和门球。加入老年登山队、参加厦门市的门球邀请赛,平日里的徐老可是个运动达人。“生命在于运动嘛”,徐老笑道,“我平时就喜欢参加各类运动。说实话,最近20多年来我没住过院,这两年连感冒都很少患。”采访期间,徐老频频发出爽朗的笑声。看来,欢乐的情绪的确与健康的体魄密不可分。
徐六保对母校学子还有心里话要说。“现在的年轻人早已和我们那一代的年轻人不一样了,你们赶上了国家快速发展的好时代。”徐老认真地说,“时代变了,但大家努力拼搏的态度不变,同学们在校用功学习、获得真才实学的迫切心情也不变。在校的同学们一定要弄清楚学习的目的,珍惜学习机会,做国家需要的事,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从现在开始,努力做一个踏实肯干的年轻人吧!”
徐六保将专业特长和个人梦想融入到祖国梦想中,将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结合起来,默默坚持守岛21年。他的事迹被《厦门晚报》采访报道后,新浪网、台海网、厦门网等网络媒体纷纷予以转载报道在原福州军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双选”会上,徐六保的事迹引起了轰动,荣获了“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但他依然觉得作为共产党员、革命军人,这是很正常的,说“比起老一辈,我又算的了什么呀!”其“忠于祖国、甘于寂寞、坚守岗位、勤奋工作”的精神让人愈发敬佩。
今天,小嶝岛的海风依旧如昨,而徐六保校友“忠于祖国、甘于寂寞、坚守岗位、勤奋工作”的经历中体现的“信达天下,自强不息”的南邮精神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愈发显得熠熠发光,愿南邮精神在南邮学子心中代代传承,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传播得更广、更远。